人大代表提案夹带私货/提议从跨境电商商品清单中剔除婴幼儿配方奶粉

发表:2020年05月26日
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

牛奶是现代人生活中很好的营养补充品。但一直以来,中国的奶制品因无法给予消费者安全感,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者只能寻求进口产品。

但在这届两会上,来自伊利集团的人大代表的一个提案,却让喝牛奶这个简单的事情,变得没那么简单了。

据陆媒报导,这一届两会上,来自伊利集团的人大代表李翠枝提出两条建议,一条是将“一生饮奶计划”写入国务院文件,纳入“国家重要战略”,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另一条是直接从跨境电商商品清单中剔除婴幼儿配方奶粉。

(123RF)
(123RF)

这两条提案一出,作为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的李翠枝,就立刻收到了中国网络上的一边倒的质疑。公众认为,这就是赤裸裸的“夹带货”。

李翠枝代表在议案中提到,虽然中国卫健委已经建议民众要“尽量保证每天300克的奶及奶制品的摄入”,但推广执行的力度还不够。比如没有纳入国家系统工程,无法实现全民饮奶的普及,饮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均衡,所以需要国家对乳制品企业给予有力扶持,将“一生饮奶计划”纳入国家重要战略。

李翠枝还建议,对乳制品加工产品实行全面税收减免政策,鉴于跨境电商渠道的配方奶粉增值税,与中国国内奶粉及一般贸易进口征税不同,建议采取同一税率征收,或者将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

有评论表示,全民饮奶在发达国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中国为什么就这么难,难到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

其实,消费者喝不喝牛奶,喝多少牛奶,选择什么样的牛奶,原本是自己的权利,即便是上升到所谓的“国家战略”层面,该喝的还是会喝,喝不起的依然喝不起。

令消费者愤怒的是李翠枝的另一个建议:将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

在跨境电商产品中,母婴类产品排名第一,而婴幼儿配方乳粉又是其中炙手可热的畅销品。“洋奶粉”被中国民众热捧自有原因:一是安全问题,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一直不断,在关乎孩子健康的事情上,消费者只能寻求国外品牌奶粉;二是价格因素,在跨境电商平台,一罐国外品牌奶粉税后通常在200元人民币左右,而国产品牌配方奶粉一罐则高达400元人民币。即使价位同等,消费者也更信赖国外品牌质量。

有评论说,为了强迫消费者购买国内奶粉,竟然建议将“洋奶粉”从跨境平台剔除,怕是只有中共利益集团的代表才能想得出来。

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中国2010年重新修订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以伊利、蒙牛为首的国内乳企集团,制定了这样一份乳品安全标准:“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克,生鲜乳菌落总数每毫升200万个。”

这样的标准,是全球最低标准要求,甚至比之前的中国乳品安全标准还要低。之前的标准是,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克,生鲜乳菌落总数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个。

重新出台的标准曝光后,舆论也是一片哗然,但最终民意的力量还是没能斗得过利益集团。

只是消费者会根据自我认知作出选择。贸然提出将配方奶粉从跨境平台剔除的建议,试图让国内奶粉更有竞争优势,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