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白手套?张核子的核酸帝国引关注

发表:2022年12月13日
本报综合报导

11月29日,白纸革命爆发第3天,《人民日报》发出题为《核酸乱象不止,疫情永无宁日》的文章,把枪口对准核酸检测企业,这被认为是在为民变寻找替罪羊。但几个小时后,这篇报导即被删除。目前中国网络上几乎找不到这篇文章。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之前一篇寻找35家核酸公司老板张珊珊的文章在国内刷屏。文章指,张姗姗的核酸公司开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有疫情,就要封控,她的公司还被发现对核酸检测结果造假。刷屏文指出,张姗姗的后台是张核子、张原子兄弟,和深圳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张核子
张核子

11月25日,甘肃省兰州市卫健委发布了处理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的通报。通报称,11月24日1时许,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工作人员误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信息录入阴性人员信息包中上传至工作系统,使个别待转运人员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

据《第一财经》27日报导,涉事的兰州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于2022年8月8日,隶属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核子基因的实控人为张核子,其持有该公司64.74%的股份。

企查查App显示,大陆共有30多家“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背后的控股公司基本都是“核子基因”,实际控制人都是张核子,但法人各有不同,张姗姗担任了其中19家的监事。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核子基因仅在2022年就注册了16家“核子华曦”,注册时间大多集中在近3个月。其中,11月份注册了西宁公司;10月份批量注册了珠海、泉州、厦门、银川、太原、青岛、大连、海口8家公司;9月注册了北京“核子华曦”未来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贵州公司,8月份注册了兰州公司;5月份注册了内蒙公司。

网民质疑道,“开这么多公司,这是手眼通天之辈!”“这么短的时间内成立这么多家核酸检测公司,背后的背景有多可怕?这个利润又有多可怕?”“没核酸没疫情,自从有核酸后,再也没停过。”

有观察人士称,每年上万亿的生意,目前在中国能吞下这么大红利的也就是那么几个权贵家族。

据美国之音报导,今年6月,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估算,以每48小时接受一次检测的频率,占总人口比例30%的中国大型城市,每年检测费用将达到人民币2000亿元。若是推广至覆盖全中国70%的人口,估计每年耗资可高达2兆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