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上四休三”问卷热议

发表:2024年09月12日
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

日前,大陆媒体发布官方微博的调查“你接受上四休三收入降1/5吗”,在26.2万名受访者中,17.9万人选择接受。对于中国企业的这个“减薪”方案,国内年轻人在面对高度内卷的就业环境下,呈现两极化反应。

网友呈现两极化反应

微博上的一篇文章“公司要上四休三降薪1000,有必要待下去吗?”在8月19日登上了热搜榜首,短短两天就达到了1.5亿阅读量。文章作者说自己接获通知,因公司效益不好,工时改为“上四休三”并降薪1000元人民币,月收入仅剩6000元的他对职业感到忧虑。

2010年5月26日,广州花旗集团资料处理中心,员工在工作。(Lucas Schifres /Getty Image)
2010年5月26日,广州花旗集团资料处理中心,员工在工作。(Lucas Schifres /Getty Image)

尽管在网络投票中逾68%的网民接受收入减少的四天工作制,但也有许多正经历此新制的上班族纷纷在网络上分享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有人说:“不仅上四休三,还重新签劳动合同,工作地全国可以随时变换。”有人则表示自己的状况是“上三天、休四天、又降薪”。

微博博主耿向顺指出:“上四休三根本落实不了,反而因为公司效益不好,公司的考勤会更严,成本控制会更严,老板揽来的业务会更多,员工的工作量更大,薪水会更低,福利会更少,工作会更累,加班会更狠。”

在北京任职于服装设计业的杨小姐也认为,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公司大多支持不了“上四休三”的节奏,可能只适用于业务推进不激进或效益不好的公司;而小城市双休还没落实,更别想三休。

杨小姐表示,对于收入用以维持开支的人而言,上班为了有钱拿,除非原本工资够高或不缺钱才可能接受降薪减工,尤其平时加班已是家常便饭,多休息则永远干不完活。

然而,在北京一家外企担任公关的余小姐却表示,公司年轻伙伴们都愿意“工作四天领32小时工资”。她直言:“不是不惦记赚钱,而是大家想清楚了,因为过了最红利时期,盲目卷不如寻求内心平静。”

有些网友十分赞成“上四休三”,认为把副业搞起来肯定可以弥补被公司减薪的幅度。

实行四天工作制:节省成本

《美国之音》报导,从中国外派到新加坡的跨国企业人资总监颜小姐分析,四天工作制与社会发展程度高度相关,在发达国家,例如澳洲和新西兰,从员工角度出发,希望保有弹性工时照顾家庭,比如联合利华等部分企业已经实行上四休三,但在东南亚国家则比较少见。

颜小姐指出,中国企业实行四天工作制,出发点是资方想要节省成本,企业较少从劳方层面出发。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中国和东亚国家多是劳动力过剩,劳工也倾向努力工作、目标驱动、高度竞争。

她说:“劳动力过剩的地方,雇主的议价能力会更强,如果你(劳工)不愿意做这样的一份工作、以我(雇主)的形式去工作,那你可以走,我有大把的劳动力可以去实践这个需求,并且这个社会整个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的这种程度也没有澳大利亚那么高。”

颜小姐表示,企业欲降本增效通常会先冻结招聘,或者重组架构,削减非必要工种。若出现“减薪并减少工时”的第三类情况,通常是中小企业为了应对长期变化和不确定性而做的选择。若直接裁员,将来业务增长再重新聘雇的成本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