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 如何走进孩子心里

发表:2022年02月15日
文/云游

长期以来,家长、学校、社会对于教育孩子的方法积累了很多,但关键得让孩子接受。如果纵有千条妙计,孩子有一定之规,就是不接受,那不都白搭吗?所以呢,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一个体验。

不好用的“五分钟”惩罚

先讲一个故事叫“五分钟(Five minutes)”其实这是我的一个亲身经历。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荷兰人。他们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女。哥哥五岁,用妈妈的话说精力太过旺盛。在我看来三岁的妹妹也不并示弱。

兄妹两个经常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动干戈”。打得人仰马翻的。每次妈妈出面解决就是给哥哥一个惩罚——“Five minutes”。把哥哥关进一个房间里反省五分钟。

妈妈曾经是一个金融公司的高管,做事很有章法,更是个守法公民,自然不能打孩子了。说服和教育?看来这种方法对妈妈来说已经疲倦了。

关进屋子里“反省”这种方法虽然只能缓解一时,妈妈也只能将就用了。在这个家里,这样惩罚的方法可以说是天天用。

正逢孩子放假的时候,他们家要搬家,我是被请来临时帮忙的。一大早起来,妈妈正在收拾东西,这兄妹两个为争一个玩具又打起来了。

按照老规矩,妈妈把哥哥拉到一个房间里,关上了门,妹妹在后面兴灾乐祸的喊了一声“five minutes”。

哥哥着实有点可怜,我很想对哥哥做点什么,但是妈妈不了解我,不肯让我插手此事。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这时的妈妈抱起哥哥给他一个轻轻的吻,然后用亲切的语气对他说,妈妈很忙,难为你照顾妹妹了,你是哥哥,只好多担待了,让着妹妹吧。妈妈谢谢你了。我想假如他的妈妈这样做了,事态一定会不一样的。

别忘了,大人需要理解和认可,孩子虽小也是一样,也需要理解和认可的(这个认可我指是对事实的认可),小孩子更需要得到一个公正的评判。如果妈妈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对事实还做不出评判的时候,用我给出的方法去做了,孩子心里首先会得到平衡和缓解,接下来妈妈温柔的请求和感谢,我相信孩子会照着去做的。然后妈妈再给予鼓励,慢慢地孩子就会从遇事就要争吵这样一个怪圈中跳脱出来。

如果妈妈能坚持这样的心态做下去,孩子的心肯定会一点一点被打动。这样慢慢地妈妈不就成功地走进了孩子的心里了吗?

也许对父母来讲这样去做,确实是比较难,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如果从此能让一个孩子走上正确的成长轨道,而不是每天五分钟惩罚,父母的付出我看完全是值得的。

我发现这种惩罚并不是一家有,很多家长都使用。我的体验:理解和认可是走进孩子心里的钥匙。不妨大家试一试。

祖父母帮带孩子

现在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有很多家庭的小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帮忙带的。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妈妈回家后,想陪伴孩子,可孩子却不找他们。为什么?有人说接触的少了。

这不对,我说出来父母们先别急着生气,慢慢体会一下再说。一般这样的情况出现,多半是这些年轻的父母把孩子当成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他们在欣赏孩子,满足自己。

我姐姐经常抱怨她很累,她的小孙子才两岁多,还不舍得送幼儿园。从早上起来就接手看孩子。这一天下来,吃喝拉撒睡,还要陪孩子玩,盼望着儿子和儿媳下班回来陪陪孩子,她能缓冲一下,可是不到十分钟,孩子又回来找奶奶了。

这里我要友情提示一下年轻的父母们,陪伴孩子时间少没关系,但一定要把心投入进去,认真地去观察孩子,发现孩子需要什么?这也是年轻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呵护吧,因为小孩子都有新鲜感,他们期待着父母们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假如一种玩具你能给他一个新的玩法,我保管孩子一下子就和你贴近了。

给孩子带来新鲜感是年轻父母们走进孩子心里的窍门。

快乐的学习  温柔的教育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要求高了,提出的口号是“快乐的学习,温柔的教育”。我觉得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其实他们的要求就四个字,希望能“寓教于乐”。但是这四个字真能做到位,还是很不容易的。即使不容易,为了孩子也得尝试去做啊。

家长如果想走进孩子的心里,把你的好东西,那些“千条妙计”让孩子能接受,就得让孩子有一个愉悦的心情,我的体验,这是捷径。

记得我小的时候没有玩具玩,就喜欢听妈妈讲故事。我是听着妈妈的神话故事长大的。

妈妈经常给我讲,小女孩怎样孝敬妈妈的故事。妈妈生病了,小女孩为了让妈妈吃上热乎的粥,自己生火给妈妈煮粥,粥需要煮的时间很长,小女孩累得睡着了,火掉了出来,就在危险的时候,灶神爷爷看见了,他扑灭了火,还帮小女孩把粥煮好了。妈妈喝了粥,病很快好了起来。

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也很想像小女孩那样去照顾妈妈,还羡慕小女孩的幸运,有灶神爷爷的帮助,也幻想着也许会有神仙姐姐来帮我。所以那时候妈妈说的话我很愿意照着去做,平时不爱做的家务,包括洗碗、扫地、收拾自己的东西呀,也很乐意去做了。

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在自己开办幼儿园的时候,小班的孩子是由我来带的,都是些三岁左右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太多的道理还听不懂,更坐不住,尤其在中午吃饭前,要让孩子保持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这样有助于进餐。

有时候我就会让孩子围着我坐一个半圆,我就在脸上做着各种的表情包,高兴的、惊讶的、痛苦的等等,让孩子们来猜我在表达什么?

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猜得五花八门,可笑人呢。孩子们开心了,心情愉悦了,排队洗手也不拥挤了,吃饭时,那些平时在自己家里不愿意吃饭的孩子,都吃得很香。

我有时候和家人说,我觉得带孩子的时候,自己就像一个演员,不时地变换各种角色。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就得顺着他们的天性来。有时候也真的需要大人们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也学学小孩子们的心态,豁达开朗一些,这样你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只有你弄懂了他们,才会知道如何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培养他们。

每一位家长都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就别疏忽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自己的情感,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成功也是家长的荣耀。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