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米开朗基罗的 精神里程(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像在预示米开朗基罗的人生。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ounaroti,公元一四七五年至一五六四年)是意大利一位才华耀眼的艺术大师。他的雕塑《大卫》直到今天还是每个学画者必然临摹的教材。他集雕塑家、画家、建筑家、诗人于一身,在大约七十六年的创作生涯中,历经坎坷,却创造出大量成为文艺复兴高峰期代表作的恢弘作品,为人类文明增添了壮丽的篇章。
然而,以其超凡的构思能力和精湛的表现能力,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留下的自画像却似乎只有一幅。从这幅稀有的肖像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从他史诗般的雕塑、湿壁画和诗歌作品中,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自画像
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让人们仰望时情不自禁地赞叹。因作品是如此杰出,他在三十七岁完成这组壮丽的天顶壁画后,就被世人尊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而同样是名画的米开朗基罗自画像,反而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反复端详,一“丑”以蔽之。
据说,完成西斯廷天顶壁画的创作期间,教皇时常意见不断,甚至拖欠工资,米开朗基罗的兄妹也常跑来向他伸手要钱。他努力专注身心,把全部精力注入创作;历经四年作品完成时,三十七岁的他已经孱弱得像个老人。那么,自画像中这位,是三十七岁时的米开朗基罗呢?还是六十岁以后的模样?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的《罗马的皮耶塔》(公有领域)
一个人一生的作品也许不能反映其全部人生,但肯定会反射出他的心灵与境界。四十岁应该达到的成熟度,用孔子的标准叫做“四十而不惑”。四十岁前的相貌、神态、谈吐主要由遗传和家教所定;四十岁之后则更多地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人生态度和人生经历。米开朗基罗在自画像中,相比于达•芬奇的自画像,眼神更为平静和善,生活更为艰辛;相比于拉斐尔的自画像,相貌不如后者英俊,心态不如后者喜悦。颧骨突出,也许命里志向高远、意志坚定,成就显著;额头宽大,也许生来才思敏捷、善于思考、为人勤勉;眉骨突出,也许肝气旺盛;皱纹如刻,是否迟迟没有走出困扰和烦恼?
要知道,这幅自画像的作者,是一位在世时就闻名四方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去世后近五百年依然成就耀眼的艺术家。一九八二年发现的三零零一号小行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型壁画,从天顶的《创世纪》组画,到小祭坛的《末日审判》,有人说那是壁画版的《圣经》故事;也有人说是神借米开朗基罗之手,给人画出了人类终极问题的答案。而从自画像中看,他却像是一个被什么极大困扰着的“普通人”,只是除了无奈和疲惫,还有坚毅和探寻。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米开朗基罗也是这样,自画像记录了他脸上的憔悴枯槁,用诗歌记录了他发自内心的叹息吟咏。让我们来看以下这几句:
“睡眠是甜蜜的,如石头般的沉睡更好,只要世上还有罪恶和耻辱存在,看不见或听不见,便是我的幸福。”
“如果生命是快乐的,那么死亡也是上帝对我的召唤,一点也不会让我感到悲伤。”
“华衣美食不过如此,金钱名利都是云烟,素与简才是人生的本真。”
“你的成就是由你的眼界决定的。”
不妨理解为,米开朗基罗的大量代表作是其心灵和境界的实证;而这幅自画像,则是那个在孤寂和烦恼中寻求真理、用一生释放出数生的创造力的人。
左图:《阶梯旁的圣母》(公有领域);中图:雕像《大卫》细节(123RF);右图:雕像《大卫》细节(123RF)
磨砺和成就
《大卫》经过了足够的刀刻斧凿,才从原石中走了出来。对米开朗基罗来说,三十七年间拿出的作品是他四十岁前精神成长的结晶。而他在七十二岁接手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设计时,才学会了在高超技艺中与其他艺术家并存、共同实现神的意愿。
观其一生,人们说米开朗基罗是一位懂得仰望和敬畏的圣徒。如果说达•芬奇数量极为有限的作品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探索、研究以及隐晦的表达,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则倾注了艰辛中的激情、对大自然的仰望和对造物主的歌唱。信仰、创造力和毅力,让他完好地演绎了来自上帝的光明和希望。这才是他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的真正原因。
少年时的幸运
米开朗基罗出身于离佛罗伦萨不远的卡普里斯。其父曾担任奎奇市和卡普里斯的市长。他六岁丧母,被交给一个石匠家庭抚养。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一五一一至一五七四)在其被视为艺术史的出版先驱的书中引用了米开朗基罗的一段话:“如果说我有一些优点的话,那是因为我出生在贵国阿雷佐(Arezzo)的奇妙气氛中。在被奶妈哺育长大的过程中,我学到了锤凿的使用诀窍,并用其塑造人物。”
尽管父亲不愿儿子成为当时地位低下的艺术家,但最终还是顺遂了他的心愿。十三岁时,米开朗基罗进入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美尼科•基朗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的工作室学习,最初学习雕塑,后作为该工作室最好的两名学生之一,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学习。罗伦佐•德•梅迪奇(Lorenzo de'Medici)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米开朗基罗因其超群的才华而倍受罗伦佐的重视和爱护,经常出入于宫中的人文主义者们也带给他很大影响。
才华超群的人注定经常要与孤独和妒嫉作伴,米开朗基罗也不例外。在罗伦佐的重视和爱护中,在同行的妒嫉与攀比中,他的才华开始放射光芒。十六岁时,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雕塑《阶梯旁的圣母》。作品沉静、庄重,深得古典传统的真髓,立即得到了老师和赞助人的认同。一四九二年,罗伦佐去世,米开朗基罗深受罗伦佐宫廷保护的少年时代也随之结束。这四年为他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教育,也给他日后在人神关系上的思考埋下了干扰的种子。
《皮耶塔》的崇敬
一四九六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经历了与世隔绝的四年苦行僧般的生活之后,一件旷世杰作诞生了,那就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的《罗马的皮耶塔》。这座雕像在艺术表现上显示了极高的精神境界和艺术表现力:简洁的三角式构图将母与子塑造在一起,不仅有优美寂静的外在,而且有铿锵有力的精神对白。当时米开朗基罗才二十三岁。
这件作品完成后立即轰动全城,当时就有人传说作者是另一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听到谣言又冲动了。他随即返身回去,在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肩带上刻下了“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所作”这行字。后来这样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了,这使《皮耶塔》成为他七十多年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件签名作品。
《大卫》的信仰
一五零一年春,米开朗基罗重回佛罗伦萨后,创作了雕像《大卫》。《大卫》取材于《旧约》。以色列的大卫王身为牧童时便坚信:上帝在自已一边,因此定能战胜巨人哥利亚。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因信仰而被塑为巨人而不是男孩,他表情刚毅,目光自信,右青筋凸起,左手握紧投石器,简陋的武器和强大的信仰形成鲜明对比。大卫的信仰,也是米开朗基罗希望自己保有的信仰。
如果说对造物主的谦卑是成功者必备的品德,那么米开朗基罗暴躁的外表下覆盖的正是这样的谦卑:“我在大理石中看见天使,于是我不停地雕刻,直至使他自由。”“其实这型体本来就存在于大理石中,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米开朗基罗花了大约三年时间,让五米多高的《大卫》从那块超过六吨重的大理石中完美地走了出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