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 / 中国著名古佛塔之二十五

发表:2023年05月29日

塔,是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最初是用来供奉、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现在留下来的中国古塔,经过千年的风雨,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定格。

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多以“塔”为中心。孤高耸天的佛塔,是佛陀“涅槃”神圣的象征。

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Fxqf/Wikipedia/CC BY-SA 4.0)
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Fxqf/
Wikipedia/CC BY-SA 4.0)

玉泉寺铁塔位于湖北省当阳县城西的玉泉寺门前,全称“如来舍利宝塔”,又称当阳铁塔。

据塔身铭文记载,铁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最高(17.9米)、最重(超过3.8万公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工艺精湛,造型挺秀典雅。铁塔底座和13层塔身是宋代铸成;铜塔刹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后铸的。

铁塔的历史

东汉建安年间,普净在此结茅为庵。南北朝大通二年(528年),梁武帝敕建覆船山寺。隋开皇十三年(593年),高僧智凯奉诏建寺,因见山下珍珠泉清澈似珠玉,将其改名玉泉,晋王杨广赐匾额“玉泉寺”。

唐仪凤三年(678年),神秀在此弘扬禅法,玉泉寺从此盛名天下,成为全国享有盛名的寺院之一。

为纪念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命人在玉泉寺建佛塔,并于武周长寿元年(692年)“亲授释迦牟尼舍利令下塔中”。

长寿三年(694),七月二十日,玉泉寺弘景禅师自长安讲法回到寺中,秉承武则天旨意举行隆重法会,将释迦牟尼舍利供奉塔中,此塔从此便成为“如来舍利塔”。其后,佛塔在战乱中被毁。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明肃皇后敕建玉泉寺。根据塔身铸铭记载,现存铁塔铸造于“皇宋嘉估六年辛丑岁八月十五日”(1061年)。

铁塔的建筑特色

铁塔通体不施榫扣、不加焊粘,逐件叠压,自重以固。近千年来,铁塔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迷人的金属光泽,与玉泉寺古建筑和周围绿色的山峦相映成趣。

在铸造技术上,铁塔采用了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失蜡法”,即熔模铸造,以油蜡制模,把铁塔塑造得玲珑剔透。而且铸造的生铁不仅不怕水、不生锈,而且雨后乌黑发亮,使人观之心生崇敬。

在铁塔的安装过程中,工匠们巧妙地采用了“土堆法”,即将第一层塔安装好后,把塔的四周用土堆平,再向上安第二层,继而,再把土堆到第二层,依次向上,待十三层全部安装好后,才将四周的土堆挖去。

铁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函中供奉释迦牟尼舍利。

塔身建在砖石基台上。八角、13层,仿木构楼阁式,总高17.9米。由基座、塔身、檐部和平坐等部位分段用生铁浇铸,依次叠放而成的。

铁塔塔身连塔基通高达22米,塔基为特制的青砖砌成,塔身为生铁铸造,内为砖墙,塔心中空,总耗铁量超38300公斤。

铁塔的每层每边均铸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和山峰、海波、水草等纹饰,线条柔和流畅、栩栩如生。台座共八角,各铸有一尊托塔力士,每尊都全身披有甲冑,体型刚健,神态威武。

铁塔每层均设有腰檐、平座,斗拱出檐,角梁飞檐的前端铸出凌空的龙头,用以悬挂风铎。

塔的第二层四面分别铸有塔名、塔重、工匠姓名、铸造时间及各种有关的事迹。

文物遗存

当阳玉泉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之一。玉泉寺铁塔上铸有2279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地宫中有大批珍贵文物,除舍利子外,还发现了唐代鎏金菩萨、大石函、影青莲瓣高足供养瓷炉及宋代小石函、水晶珠、铁锁链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