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画苑领袖“四王”画派
清初,以王时敏为首,及王翚、王鉴、王原祁为代表,形成受皇室支持的“四王”画派。“四王”之一的王鉴,只比王时敏小了七岁,是他的族侄。“四王”中的王原祁,是他的孙子。而“四王”中的王翚,则是他的学生。“清六家”中的吴历,也是他的学生。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着整个清代。
背景:《康熙南巡图》局部;左起: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
(公有领域)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祖父王锡爵为明朝万历年间相国,父亲为翰林编修王衡,家本富于收藏,对宋、元名家,无不精研。因此,王时敏少年时学画,颇多方便。“每得一秘轴,闭阁沉思”。由于家里古书、名画收藏丰富,且大都是名迹,像当时很少传世的宋代李成的画他都能够见到,这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国朝画征录》中就有记载:“姿性颖异,淹雅博物,工诗文,善书法,尤长于八分,而于画有特惠。”
根据当时的规定,由于祖先功劳显赫,子孙可不经科考而继承之,王时敏在二十四岁时就出任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玺印的官,崇祯初又升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祭祀礼乐),仍兼管尚宝司事,故亦称“王奉常”。
清军入关,王时敏归顺,他隐居不仕,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有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掞(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其孙王原祁于康熙九年成进士后,深得康熙喜爱,入值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时敏卒于家中,时年89岁。
王锡爵曾嘱托董其昌来指导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他少年时就开始从摹古入手,深究传统画法,尤其对元代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王时敏早年临摹的古画,均按宋元古画原稿临写而成,笔墨精细淡雅,已见于临仿逼肖上,下了实实在在的功夫。他在摹古之中,也总结了前人在笔墨方面的不少经验心得,对于绘画历史遗迹的整理与研究,也是有贡献的。王时敏正是掌握了古人的笔墨技巧,形成自己的画风。他曾自白道:“迩来画道衰,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可见他竭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而不改初衷。
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公有领域)
“四王”都擅长临古,但即使同就一幅山水作品临摹,“四王”也是各自临出各自的理解和风格,这好比同一首名曲,不同的钢琴大师会演奏出不同风格的精彩旋律和韵味。原因在于每位大师有自己的心性、学养、感受。这就是董其昌重心性、禅悟的山水审美理论的本源,“四王”深得其精髓。
王时敏力追古法,刻意师古,作画无一不得古人精髓。其“一意摹古,反对没有根据的创新”的思想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但他师古人画,形体、样式甚似,但与古人的意境就不一样了,这主要是源于他们的精神气质迥异。王时敏师古人笔法时,更严谨、更认真、更规矩,有他的匠心之所在。王时敏将清初山水画的临古之风发挥到了极致。但往往虽是临古之作,但他又能集众家所长,浑然一体,画得很有味道。
王时敏的书法为画名所掩,他尤精隶书,他的隶书受《受禅碑》、《夏承碑》影响较大,故他的隶书体方笔圆,遒劲平稳,雍容深厚,与唐人隶书有几分近似,实为时代所囿。他的隶书与朱彝尊、郑簠被称作“清初三隶”,可见当时人们对他的书法的重视并不亚于其绘画。
王时敏的《仿黄鹤山樵山水》,峰峦数叠,树丛浓郁,流泉飞瀑,苔点细密。画家所用皴笔干湿浓淡相间,兼施以醇厚的墨色,具有苍浑而秀逸的韵味。画中不仅有黄鹤山樵(王蒙)细密的笔墨,还有五代董源和巨然气势雄伟的构图,明董其昌所提倡的书卷之气亦迷漫于清疏的意境中。这种苍老而又清润的艺术特色,为王时敏集古人大成之代表,充分表现出画家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
王鉴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圆照,康熙元年(1662)后,避圣祖康熙玄烨讳,改为元照,自号湘碧、弇山后人。明代大文学家王世贞曾孙,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王鉴在明崇祯六年(1633)乡试成举人,后以曾祖世贞荫左府都事,又出守广东廉州,崇祯十六年(1643)罢廉州知府,归故里,构室于弇园故址,额曰“染香”,遂号染香庵主,时年四十六岁。王时敏曾题王鉴画云:“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具备,一时鲜有敌手”。
王鉴曾受到明末画家董其昌画风的影响,他在三十九岁时曾访董其昌于云间,曾记:“余丙子年(1636)访董文敏公于云间,出所藏元代画家赵孟頫《鹊华秋色卷》见示,相与鉴赏,叹其用笔浑厚,设色秀润,非后人所能梦见。”王鉴视南宗为山水画正脉,推许董其昌为南宗画家的最后大家。他在创作实践中进一步将董其昌所推崇的“南宗”绘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达到“集古之大成,自出机杼”的境界。王鉴曾论道:“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钟、王,舍此则为外道。唯元季大家正脉相传,近代自文、沈、思翁之后,几作广陵散矣。”他对董其昌以后画道的衰微颇为担忧,并对仅得文人画逸笔草草之意,而未能深究宋元文人画精髓的风尚表示不满,这也促使他坚持要走将南宗画脉传承发扬的创作道路。
四十岁以后,王鉴即专心于绘事,“尽力画苑”, 成为专业的文人画家。归里不久, 画名已远播四方。当时,王时敏在董其昌谢世后已成为画坛领袖, 他却对王鉴赞赏有加,誉为“独步海内”、“当今画家不得不推为第一”, 并有“遂欲焚砚矣”之叹,可想见王鉴当时的盛誉。
王鉴的山水画(公有领域)
王鉴归里后四十年内,在画艺上更加专志潜心和勤奋刻苦,在艺术功力上更上一层楼。王鉴妻子早逝,也未续娶,可能亦无儿女,虽晚景孤寂, 却能全身心投入艺事。王鉴入清后呈正常的遗民心态, 如吴伟业赠诗所曰:“布衣懒自入侯门,手迹流传姓氏存。闻道相公谈翰墨, 向人欲仿赵王孙。”吴伟业还将王时敏与董其昌、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弥合称为“画中九友”,并作《画中九友歌》。王鉴当时的思想状态平和、安宁自得,这对他追寻文人画传统也在主观上产生了不同反响,在画意、画趣的领悟上会有所不同。
王鉴步入六十岁以后的晚年,显示出老而弥笃、不断拓展的追求,从而也使他的晚年画艺达到了功力深厚、风貌精诣的臻境。王鉴所览古画众多,浸染甚深,摹古仿古范围主要是董其昌提出的“南宗”画家。他自幼学习董源、巨然,后得到董其昌指导,倾心于元四家。王鉴师法的范围更为宽泛,他还师法北宋李成、范宽、江贯道、燕文贵、惠崇、米芾等家,又涉及元代赵孟頫、高克恭、赵仲穆、陈惟允、马琬、赵原等家。在青绿山水方面,王鉴能融合赵孟頫、赵令穰、赵伯驹等家,建立既高华艳冶又浑厚苍劲的风格。王鉴偶尔也仿北宗画家,如萧照、赵伯驹等,笔墨稍为坚劲峭拔,但皴染之浑厚和墨色之滋润,仍为董、巨之根基。
王鉴既重功力, 又重意趣,追摹古人,提炼诸家丘壑、笔墨, 形成一定程式和法则, 又集其大成,每一皴擦均有出处,自谓“无自撰之笺”。王鉴摹古, 却非泥古不化或唯求逼肖,而是主张仿其神而不仿其形,仿其意而不仿其迹。同时他又注重师法古人之意, 追求文人画的意趣,画风华润平实。王鉴是按照画家自身的理解,再造心中的自然, 其山水从形象到笔墨均呈集大成的特色。
王翚
王翚(1632年-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江苏常熟人。王翚出身于绘画世家。祖上五代擅画,曾祖王伯臣善画花鸟,祖父王载仕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生父王云客善画山水。少时先拜同里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21岁时以小景扇面见赏于王鉴,被收为弟子,后又师事王时敏,得以饱览其家传真迹,对传统古画的鉴赏、临摹,功力极深,宋以来许多失传的古画,借王翚的临摹得以传世。笔参古今,貌含南北,时人吴梅村称其为“画圣”,画技之精熟为清代第一。清代张庚的《国朝画征录》评其为“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焉”。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宋骏业之荐,上京主持《康熙南巡图》的一系列制作。南巡图绘毕,曾获当时皇太子胤礽接见,赐座、赐食,并赐“山水清晖”四字。归里之后,求画者甚众。所作多为仿古,功力较深,但有时过于圆熟或伤于刻露,而丘壑尤少变化,晚年于简练中求苍浑,为论者所重;偶写花卉,秀隽有致。平生艺论,多在《清晖赠言》。
王翚从学弟子甚多,是“虞山派”的创始人。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六家”。
《康熙南巡图》是王翚带领约一千名画工,包括画家杨晋、冷枚、王云、徐玫等人,历时六年完成的共十二卷的长篇巨制,描绘康熙皇帝六次南巡的情况。
该图为绢本,设色,纵高67.8厘米,每一卷的长度为14米至26米不等,今尚存九卷,第一,九,十,十一,十二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四卷现藏于法国巴黎的吉美博物馆;第七卷现藏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王原祁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江南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清代政治人物、画家,“四王”之一。
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授任县知县。行取给事中,不久改中允。历官有声。曾为宫廷作画并鉴定古画,后任书画谱馆总裁。官至户部左侍郎,人称“王司农”。康熙四十三年入值南书房,康熙帝常观其作画。次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吴暻、王铨等修撰《佩文斋书画谱》100卷,康熙五十年(1711年)又主持《万寿盛典图》总裁。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于官。
王原祁得祖父和王鉴之真传,笔墨功力深厚,喜临摹黄公望。喜欢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自称笔端有“金刚杵”。设色长于浅绛,其重彩之作,青、绿、朱、赭,相映鲜明,有独到之处,惟有丘壑缺少变化,但功力深厚。奉诏修撰《佩文斋书画谱》100卷,《万寿盛典》120卷。另有《论画十则》,《罨画楼集》。工诗文,有《雨窗漫笔》、《麓台题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