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 中国著名古佛塔之十七

发表:2023年03月26日

塔,是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最初是用来供奉、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现在留下来的中国古塔,经过千年的风雨,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定格。

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多以“塔”为中心。孤高耸天的佛塔,是佛陀“涅槃”神圣的象征。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被合称“雁塔晨钟”,是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发扬光大的标志性建筑。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123RF)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123RF)

小雁塔的名字由来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关。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

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法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的历史

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保留先有的格局。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获钦赐度牒,到荐福寺,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

小雁塔原有15层,高约45米。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高约43.4米。

小雁塔的建筑特点

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构成,塔身为四方形,青砖砌成的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塔基座南北各开有一券门,青石门相,券门下为青石踏步。石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底层北券门外紧靠塔体的砖砌门楼,系清代增建。

塔基座南侧有清代石门坊,南额刻有“万汇沾恩”,北额刻有“不二法门”。

小雁塔的塔身单壁中空,塔壁不设柱额,空筒式的内部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塔身上为叠涩挑檐,塔身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层檐下砌斜角牙砖。每层南北各辟券门,以起到采光透气的作用。

文物遗存

荐福寺是长安三大译场(古代翻译佛教经籍的机构)之一,更加奠定了小雁塔的宗教地位和历史文化内涵。

唐代石佛

无头石刻佛像是在小雁塔脚下出土的最大一尊唐代石佛像,高1.8米(含底座),体宽70厘米,石佛出土时残缺无头,身穿袈裟,双手处断裂,呈立状站在莲花座上。

金代铁钟

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钟高3.55米,重约8000公斤。

这口钟当时悬于渭河边的武功崇教寺内,因渭河发水,河床改道,寺院被水冲毁,大钟沉于河滩。

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发现这口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内小雁塔旁的钟楼内。

每天清晨寺内会定时敲钟,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雁塔晨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作诗曰:“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

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公有领域)
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公有领域)

唐尊胜幢

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坐落于小雁塔东南角的“花径”院内,刻成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原为唐时彭城郡居士刘士宁为其已故的母亲所立。

经幢为石质,八棱柱形,上覆莲花宝珠顶,下有一方形基座,座每面两龛,浮雕伎乐演奏图。幢身正面刻《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其后附刻《佛说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字体清晰,易于诵读。

幢身高126.3厘米,幢座为长方体,长62厘米、宽59厘米,高27厘米。幢身下大上小呈递减之势,除局部稍有残损外,整体保存较完整。

此经幢的珍贵之处在于底座的浮雕伎乐演奏图。经幢上半部分有两层华盖,每一层都分别有不同形态的八个龙头作装饰,代表了天龙八部。两华盖之间有八个佛龛,塑造了跏趺坐的释迦牟尼讲法的情景,形、神与纺织品的华盖相似。全幢轻重合宜,繁简适度,威严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