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43) —— 庆历三年说诸贤 新政十则开新篇

发表:2024年12月23日
文/元熙

(接上期)

前文讲了仁宗朝的宋夏战争,以及宋辽之间的“重熙增币”,这些都是宋仁宗时期,北宋在外交方面的大事件。不管是宋夏之间的战争,还是宋辽之间差一点走入战争,都令宋仁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于是引发出北宋内政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庆历新政。

首先介绍一下庆历新政的背景。庆历三年正月,西夏李元昊上书请和,宋夏战争走入尾声。为什么说是尾声,而不是结束呢?因为李元昊的请和书,态度十分傲慢,拒绝向宋称臣。对于这一点,北宋朝廷上反应也很大,很多人觉得这种请和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也有的人觉得只要能停战,是可以考虑做一些让步的。

范仲淹等大臣经过再三推敲,列出了十项改革措施。(WINNIE WANG/看中国)
范仲淹等大臣经过再三推敲,列出了十项改革措施。(WINNIE WANG/看中国)

但无论是哪种意见,大家都看出李元昊并不是诚心请和,只是因为国内民生被这场战争拖垮了,再加上天灾,不得已而请和。既然是不得已,那么就意味着这种和平不一定能够长久,这样的西夏,就算双方讲和,与其说是友邦,不如说是边患。再加上此前一年,辽兴宗陈兵境上,来势汹汹,都让宋仁宗这位太平天子有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于是他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够让北宋快速强大起来,无论是武备上或经济上,都做好准备,以随时应对可能会突如其来的下一个危机,这也就成为庆历新政的一个直接背景。

那么这个任务要交给谁呢?宋仁宗心目中的人选已经有了,正是之前在宋夏战争,以及宋辽危机中发挥重大作用,堪称柱石之臣的范仲淹、韩琦、富弼。有句话叫“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经过宋夏战争与宋辽危机后,范仲淹、韩琦、富弼,可以说是人气飙升。正如宋仁宗对他们的评价是:“韩琦、富弼、范仲淹皆公议人望之所归。”此时,人们对他们的期望不止于度过危机,而是当危机过去之后,还希望他们能够有更大的建树。史书上这样记载:“中外想望其功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功业呢?那就是从根本上、全面地扭转当时的弊政。

人选有了之后,宋仁宗开始了一系列的人事布局。史书上记载:“上遂欲更天下弊事,故增谏官员。”意思是,宋仁宗为了对当时的弊政进行改革,他做的第一个准备工作就是增设谏官。谏官虽然官职不算大,但是他可以提出问题、指出问题,起到一种舆论监督的作用,所以朝廷欲有所为,先要有谏官。于是在庆历三年三月,起用欧阳修、余靖、王素等人为谏官,后来在欧阳修等人的推荐下,又加了一位蔡襄。这些谏官都是当时的天下名士,时人对他们的评价是“风采倾天下”。

谏官人选到位,接下来第二步,于庆历三年四月,同时擢升范仲淹、韩琦为枢密副使。到了庆历三年八月,又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至于韩琦,由于当时西夏虽然请和,但双方还在谈判之中,还不算是尘埃落定,那么西北边事还是需要得力的人选去主持。所以此时韩琦被任命为陕西宣抚使,暂时离开朝中,派驻陕西。

这些任命完成后,宋仁宗非常迫切地希望他们提出改革意见。每次进见,宋仁宗都督促他们要担负起责任来,多次让他们针对时政指出问题、拿出方案来。范仲淹也很感动于宋仁宗的诚意,以及对自己的信任,对别人说:“上用我至矣!”

但是范仲淹也有他的顾虑,他认为这件事要办起来很难。难在哪里呢?因为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彼此都有错综复杂的连带关系,所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个先后主次,不可能一下子同时解决。另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要解冻,那也不是一天能解决得了的,是需要时间的。其实范仲淹的顾虑,说白了就是,如果新政遇到阻力,或者拖的时间很长,那个时候,宋仁宗支持新政的决心还能有多大?

而宋仁宗这边,似乎也感受到范仲淹等人的顾虑,再次亲笔写诏书,让他们“尽心国事,毋或有所顾避”。接着,庆历三年九月初三,宋仁宗大开天章阁召对。天章阁建于真宗朝,里面高悬着宋太祖、宋太宗的画像,收藏着宋真宗的亲笔御书。众辅政大臣先是朝谒宋太祖、宋太宗御容,之后召对时,宋仁宗不仅赐坐,还把笔纸都准备好了,让他们当场就把改革时弊的建言写下来。

范仲淹、富弼见到这个情形,惶恐避席,都不敢坐下来了。他们看到了宋仁宗锐意革新的迫切。不管宋仁宗将来能坚持多久,至少当下这一分钟,他是有百分百的诚意来支持新政的。所以,范仲淹也意识到,他们必须放下所有的顾虑,不管这件事有多难,也不管将来能否成功,他们必须把握当下。于是从天章阁回来之后,他们再三推敲,列出了十项改革措施,分别是: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就是《答手诏条陈十事》,也就是庆历新政的内容。

当然说到庆历新政,它的每一条之下都有很详细的一套具体内容。简单介绍,庆历新政十条,前五条都是与整顿吏治有关;第六条,厚农桑,算是经济方面的建言;第七条,修武备,属于军事方面;第八条,减徭役,属于民生方面;最后两条,覃恩信、重命令,都是属于对朝廷政令的制定,以及执行方面的建言。所以从这个比例上,可以看出范仲淹最看重的是什么问题,那就是“吏治”,说白了,就是人的问题。在官员的任用方面,如果用人得当,那么事情就容易做好,如果所托非人,那就会危害一方。

具体来讲,范仲淹提出了哪些办法来整顿吏治呢?第一条:明黜陟,这一条是针对官员的升迁考覈制度提出的建言。第二条:抑侥幸,当时有一种“恩荫制度”,这本来是朝廷用来优待士人的一种制度,即每三年一次祭天大典之后,允许大臣上报一人,可以是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是自己家族中的子弟为官,不用通过科举这种渠道,但时间久了之后,就造成大量冗官。此外,还有馆职的授予也出了问题,馆职就是在三馆秘阁中任职,或者不在里面实际任职,但也是做为荣誉头衔被授予。在前文《太宗展卷苍鹤来天子设宴琼林开》中我们具体讲过,馆职是清切之要职,所用的人都是文学之高选,这是宋太宗时期的情况。但是到了后来,馆职有时会被授予大臣子弟,而这些人并不是饱学之士。这些问题都是“抑侥幸”所针对的。

再往下第三条:精贡举,这条看起来是针对学校和考试。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特别是科举考试,它的直接目的就是为朝廷选拔官员。所以这一条说到底也是针对提升官员素质、官员质量而言的。

第四条:择官长,就是对官员的选择和监督。这方面,除了对官员本身的推荐选择要严格把关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派出转运使到各路去监察官员。宋代天下州郡与中央之间,还有一级叫“路”,一路之下覆盖多个州郡。各路转运使就负责监察相关州郡的官员。当然这种转运使的选拔也是非常严格的,是由执政大臣推荐,并严格挑选出来的。

第五条:均公田。当时有职田制度,就是把一些公有田地的收入做为补贴发给官员,这样做的目的有点像现在的高薪养廉,就是官员的待遇高一些,也没有必要为生活所迫去搞腐败,至少一定程度地会减少腐败现象。但是由于后来冗官问题越来越严重,加上实际操作中职田的分配并不合理,于是造成一些基层、低级别的官员穷困不堪。范仲淹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提出了“均公田”。

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提出后,朝廷很快就付诸实施。但是仅一年多,就偃旗息鼓了。那么庆历新政为什么会无果而终呢?待下期再叙。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