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两宋风华 (41) —— 富弼慷慨直北行 社稷为重生死轻 (上)

发表:2024年11月25日
文/元熙

(接上期)

前文一直在讲仁宗朝时期的宋夏战争。说起宋夏关系,还有一个方面不能忽视,那就是宋辽关系。

因为当时的契丹与西夏已经构成了宋朝的国际大环境,用现在的地缘政治角度去看,宋、辽、夏三国必须维持在一个平衡点,才能相对稳定的共处,任何一方打破平衡,都将改写国家格局、改写中国历史。事实上当宋夏战争爆发时,这个平衡已经就被打破了,也就是说,辽国作为三方中的一方,不太可能置身事外。

富弼本人接受了出使辽国的使命,表示绝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退缩不前(WINNIE WANG/看中国,背景(Adobe Stock)
富弼本人接受了出使辽国的使命,表示绝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退缩不前(WINNIE WANG/看中国,背景(Adobe Stock)

果然,到了庆历二年,宋夏战争处于僵持状态时,辽国也加入进来,颇有要向北宋兴师问罪的意思。这样就把冲突推向了最高峰。虽然从形式上看起来,这一次没有宋真宗在澶渊之役时那么凶险,当时辽人已经深入中国,宋真宗御驾亲征;但是仁宗朝的这一次危机,也不容小觑,因为这一次的北宋是两面受敌,除了辽国,又多了一个西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北宋要如何度过这个难关呢?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走上了三国对决的第一线,他对仁宗皇帝说:“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这个人就是富弼。

公元1042年,契丹突然把大军集结在宋辽边境上。同时辽兴宗派出使臣到北宋,带来书信,提出三件事:一是索要关南故地,就是当年周世宗从辽国夺取的关南十县;第二件事,是来问责北宋为什么要打西夏;第三件事,是问北宋为什么要在边境上修防御工事、增兵等等。一看这三件事,就知道来者不善。

契丹派使臣来访,宋朝就要派使臣回访,叫“报聘”。选谁去呢?谁都不想去,因为辽人已经屯兵境上,眼看战争一触即发,虽然两国交战不杀来使,但真打起来时,就不好说了,也可能先把来使斩了——祭旗,也是大概率的事情,所以谁都不敢去。

这个时候,宰相吕夷简就推荐了一个人。吕夷简这个人,他总是能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想起他的老对头。这回宋辽有事,他想起富弼来了。对于吕夷简的心思,欧阳修看得明白,马上表示反对。

欧阳修引用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唐德宗的时候,淮西李希烈反叛,当时的宰相卢杞非常嫉恨颜真卿,就向唐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去招抚李希烈,结果颜真卿被李希烈所杀。欧阳修的意思很明确,既替富弼担心,同时也是把吕夷简比作卢杞。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想,富弼本人却接受了这个任命。他入朝见到仁宗皇帝后,叩头说,主上忧惧是臣子之辱,如果我能做什么,我绝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畏缩不前。这个话说得很悲壮、很决绝,仁宗皇帝也很感动,于是就派富弼出使辽国。

富弼到了辽国之后,见到了辽兴宗。辽兴宗表现得盛气凌人,一走上来就说:“南朝违反‘澶渊之盟’的约定,群臣都要求举兵南下,我觉得不如先遣使求关南之地。求而不获,再举兵也不迟。”就是先礼后兵的意思,你要是不给地,那我就挥师南下了。

结果富弼并没有被吓到,他义正词严地说道:“辽国难道忘记了真宗皇帝的大德了吗?当年的澶渊之役,如果真宗皇帝采纳诸将的建议,断了辽兵的后路,将战争继续到底,辽兵一个也别想逃脱。”这番话讲的是两国大义,然后富弼又展开攻心战,站在辽兴宗的角度,讲起了人主之私利。

(未完待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