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被倒查企业税30年

发表:2024年06月25日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

中国地方政府已要求多家企业补缴税款,最远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税款,导致一些企业停产。在经济下滑、政府税收减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对企业税倒查。

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

彭博社报导,多家上市公司近几个月在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称,已收到政府要求补缴巨额税款的通知。

2024年6月13日,博汇股份(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被税务部门要求补缴去年和今年的消费税共计5亿元人民币,因此决定暂时停产。(博汇股份官网截图)
2024年6月13日,博汇股份(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被税务部门要求补缴去年和今年的消费税共计5亿元人民币,因此决定暂时停产。(博汇股份官网截图)

根据中国官媒报导,维维股份6月13日发布公告,原控股子公司湖北枝江酒业因未按规定的申报期限对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费税进行纳税申报,被相关部门要求补缴税款逾8500万元(人民币,  下同)。

另据中国官媒《上海证券报》报导,湖北宜昌当地有关部门称,此次对枝江酒业下发《税务事项通知书》,是审计部门发现枝江酒业前期有税款欠缴,税务部门按照程序正常追缴。

除了维维股份,华林证券、博汇、藏格矿业和北大医药都曾发表过类似公告。

央广网称,藏格矿业涉及的金额高达4.8亿元,并指这些公司的补税原因多样,包括政策变化、少计税、未按规定申报、关联交易价格偏低、对税收政策理解有偏差等。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楼市低迷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大减,中国地方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增收压力。它们的负债已经居高不下,进一步提高杠杆率的能力受限,迫使中央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

6月17日,中国大陆媒体“第一财经”从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处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在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

尽管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款征收率在不断提高。

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

报导称,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偷税漏税存在腐败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对海外中文媒体表示,中国一般企业没办法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完全符合税法,也不知道哪个地方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他们担心会随时被追缴税收。这个事情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一般老百姓的经济活动,整体上都是一个相当负面的效果。

中国某税务局税务员李先生对媒体表示,许多偷税漏税行为甚至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的。

“这个腐败存在多年,企业因为税收负担非常重,它就会采取一些做法,比如跟税务专管员要搞好关系,要拉关系,这种拉关系手段包括各种请客送礼,因为这个经济形势不好了,这个土地财政它也成了过去式了,就是现在这个地方政府没钱了,没钱了它就要施压税务局怎么样向企业去收割,怎么去抓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