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 家长要问的“8个问题”
孩子犯错误是必然的,因为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改正的过程,而我们做家长的就是要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去给孩子指正,避免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当孩子做错事时,许多家长会选择用责骂的方式,然而这可能会让孩子错过自我认知的机会。
有专家指出,当孩子做错事时,可以先问孩子这8个问题,让他们学会思考和了解对错。不仅减少亲子之间的冲突,也能训练孩子的思辨能力。家长不妨试试看。
(123RF)
第一个问题: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其实非常重要。当孩子犯错时,先不要急着先入为主,习惯性地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说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并试着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说话的机会。即使真的是孩子的错,也要让孩子自己思考过后意识到这个错误,减少亲子间的冲突,也能让孩子心甘情愿承认错误。
第二个问题:还好吗?现在感觉怎么样?
在了解事情的经过以及孩子的想法后,千万不要急着说教,试着更深入了解孩子心里的感受。孩子可能还不懂得每件事情的严重后果,只是单纯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激动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情绪激动时,不容易听进别人说的话。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同时也是教育孩子该如何适当地将情绪发泄出来。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么做?
待孩子将情绪抒发完毕后,接着询问孩子想要怎么做,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孩子去思考。无论孩子说出什么样的话,做父母的都要冷静,不要急着教训孩子,而是冷静地接着问他。
第四个问题:你觉得有什么方法呢?
在孩子思考的同时,家长可以给予他们一些意见,让他找出各种不同的方法。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童言无忌”的言论,但这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
第五个问题:想想这些方法会有什么后果?
承接上一题,让孩子思考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情况。
第六个问题:决定好要怎么做了吗?
协助孩子分析所有方法的利弊之后,家长下一步就要问问孩子想要怎么做?即便他的选择不符合你的期望,也要尊重他的决定。这也是以身教告诉孩子,不认同他人的做法,也得要尊重他人的想法与决定。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们做什么?
在孩子做出决定之后,家长表现出支持的态度,会让孩子信心大增,也会减少亲子间的距离。也可以试着问问孩子希望父母怎么做,可以更深入讨论。
第八个问题:下次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待事情过后,可以回头询问孩子这个问题。给孩子反省自己的机会,看看他自己提出的解决方式是否有效,这样能增加孩子的判断能力,更是成长过程重要的一环。
小故事
儿子顽皮,与其他的同学打架。伤痕累累,回家后大哭不止。我问他:“委屈?”“委屈!”儿泣答。“愤怒?”“愤怒!”儿子嚎啕大哭。
“你打算怎么办?”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为你准备砖头。”继续问,“还有呢?”“爸爸,你给我弄把刀,我明天从背后去捅他!”“好!这个更解气,爸爸这就去准备一下。”我上楼。我的理解支持让儿子渐渐平静下来。约20分钟,我从楼上搬出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还是用刀呀?”“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和被子干吗?”儿子困惑。“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那么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袖和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和被子,四季都要带齐。”
“所以,儿子你决定了吗?爸爸愿意支持你!”“要这样的?”儿子惊愕。“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我趁机普法。
“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
“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
“嗨嗨,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儿子脸红了。
“好,爸爸支持你!”
自此,儿子学会了选择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