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是哪一个朝代兴起的?
小编犹记得小时候拿到“存折”的时候,真的是有一点欣喜(毕竟事关金钱啊)。虽说尚未能亲自去邮局办理储蓄、汇钱转账等手续,但总觉得拿着有着明确的金钱进出记录的“存折”,实在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但是,古人可有“存折”?还是一出门时,总是得东塞西藏碎银两或银票?
后来小编才知道,古人是为了避免因为携带金钱而遭遇变故,早就比现代人更早地发明了“存折”。古代没有信用卡,所以出趟远门或出门办事免不了携带较多的钱财,这时候他就身处风险中了。他有可能遭遇小偷、强盗,所以古人才发明最原始的“存折”,这样就能解决这一项危机。
古代银票(公有领域)
存折(123RF)
“存折”的前身
依据史料记载,现今“存折”的前身,应该可以说是“书贴”、“文券”、“凭贴”、券契“等物件,它们是专门用来凭证彼此有立下约定的具体实物,也就是记录了双方单笔往来的单纸或折纸式的纸张。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信用机构是南北朝时期的“质库”。“质库”的性质与典当业有些相似,它是由邸店衍生出来的、专门以钱币为营,并让人借贷以及提供存放贵重物品之用途的机构。
钱庄与其存折
至于大家熟悉的钱庄,其雏形则源自明朝中叶的“钱肆”(又称钱桌、钱店)。“钱肆”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民间信用机构。“钱肆”一开始只是兑换货币,后来才逐渐发展成存房贷业务,故产生了比较正规的存折。待沿海贸易日渐发展,钱庄在明末清初之际已经形成兑换货币的市场,清朝中叶之际,钱庄则发展成足具相当规模的行业。
纪晓岚即于《阅微草堂笔记•第十三卷•槐西杂志三》中提及“钱肆”:“牛过一钱肆,忽向门屈两膝跪,泪涔涔下,钱肆悯之,问知价钱八千,如数乞赎。”
关于钱庄的存折,我们能知,它是属于折叠式,比起现今存折的外观是为了告知大家它是哪间银行、邮局,钱庄存折更为美观,因为它外头有个精致的硬板纸制作的抽插式封套,套子上边还运用各种色泽的布料将之包贴、装饰得相当美丽、亮眼。倘若将之展开,可以看到在存折的右上角,有发证一方所交付粘贴的每一枚壹到贰角的印花税票,而从右到左则有纵式排列的记录,它们是用工整娟秀的毛笔字所记载下来的款项与存取日期。
人们一看,即能立即知晓这是中国传统的、约定俗成的书写形式与书写物件。因为它呈显匀称、整齐的折叠形式,故需要拉开来看,望着它很自然便令人产生意会,因此才称其为“存折”。幸好这时已经发明了纸张,否则若用笨重的竹简,看大伙儿不累坏了才怪!
做生意的人家更是得叫苦连天了,说不定人人三五不时都来个“韦编三绝”!话说,虽然这种折叠式的钱庄存折既美观又方便,但随着钱庄行业的衰败,此存折当然也就跟着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了,然而,它的名称——“存折”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