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审的江南科场案

发表:2023年04月13日
整理/子予

据《清史稿》记载:“五十年冬十月辛巳,命张鹏翮置狱扬州,按江南科场案”。这里记载的就是指最终导致康熙皇帝亲审的江南科场舞弊案。

清朝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九月,江宁城(今南京)这一年正逢乡试,九月九日是乡试的发榜之日。这一天,天刚放亮,贡院的大门外便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聚集的全是前来等着看榜的秀才。卯时一到,院门大开,在两位考官的指挥下,差役们将金字红榜张挂到了院门的两侧。秀才们立即围聚上前,凝眸探望。

左图: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右图:康熙皇帝朝服全身像(公有领域)
左图: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右图:康熙皇帝朝服全身像(公有领域)

他们先是在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一个个都失望了。压抑着满腔的懊丧与悲酸,待仔细地观看那榜上题写的名字后,心中的懊丧与悲酸立刻变成了腾腾的怒火。因为中榜的人,除了解元刘捷等极少的几个,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有些文才,是凭自己的才学考上的外,其余的绝大多数竟都是达官、贵宦、盐商、富豪的子弟,他们怎么上去的,还欺瞞得了人吗?

“吴泌!竟有吴泌?!他连《三字经》都背不下来,竟会有他!”一个秀才又惊又怒地张大了眼睛。

“还不因为其父是盐商,有钱通神嘛!”

“程光奎!程光奎还不如吴泌哪,白丁一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他家比吴家更有钱呗!”

“这叫什么乡试啊?!卖举人功名!”受了欺负与耍弄的落第秀才们愤怒了,聚集在贡院的门前,先是低声地牢骚不满,接着便高声地痛骂考官。越骂火气越大,便有人要上前撕榜,又有人要往贡院里冲。吓得考官急忙关闭大门。秀才们把院门敲得山响,犹自不肯散去。

秀才聚众喧嚣,哄闹贡院?总督噶礼闻报后,立即派出军丁前往镇压,这让秀才们心中的怒火更是难平。一个星期后一天,众秀才在他们推举的丁尔戬的率领下,聚集了一千多人上街游行。他们将财神庙里的财神泥像抬起,直奔夫子庙而去。他们的行动自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江宁市民,聚集到街头围观助威。

到了夫子庙,他们将财神塑像安放到明堂的孔夫子圣像旁边,讥讽考官们只认钱财。接着,秀才们又潮水般地拥向贡院,将贡院大门口写有“贡院”二字的黑漆金字匾额糊住,大书“卖完”两个字。同时,他们又在大门两侧粘贴讽刺考官、嘲骂科场舞弊的对联,那对联写的是:“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分明是借古人以影射主考官左必蕃对科场舞弊视而不见,而副主考官赵晋胆大妄为,贪贿枉法。

钦差江南查案  怏怏而别

这种秀才的示威活动,很快就有人把情况报到了京城,报给了深居在紫禁城里的康熙皇帝。这两天,康熙帝连收到三封奏折。

一封是新任江苏巡抚张伯行送奏的加急公文,奏称:本届江南乡试出现受贿舞弊大案。副主考官赵晋受贿纹银十万两,出卖举人功名。

同伙作案的有阅卷官王白俞、方名、苏埙等人。主考官左必蕃却知情不纠不举,认同作弊,有违国法,欺瞒君上。为此,江南士子群情激愤,聚众上街,大闹贡院,几日不散。奏折恳请圣上从速派人查清弊端,严惩贪官,以定民心,防止更大的事变。

看了此奏折,康熙不由得大吃一惊。而当他看完了另两个奏折,他心中就不仅仅是震惊,而是震惊加暴怒了。那两封奏折分别是康熙在江南的重臣——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密奏上来的。这两个奏折不但禀报了张伯行已经禀报过的考官受贿的情况,还详细地陈述了秀才们大闹贡院、夫子庙,抬财神泥像、涂改匾额、张贴对联的事。康熙怒火填膺,把奏折往龙案上使劲地一拍,震得案上的瓷茶杯跳了一跳,唬得在一旁侍候的太监连忙跪倒在地。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登基已近五十年,科场上竟会出现如此劣迹。于是,亲自下旨:令户部尚书张鹏翮为钦差大臣,急赴江南查明此案。

审理是在扬州进行的。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百行奉旨陪审。会审大厅气氛肃然,副主考赵晋迫于形势,当堂供认受贿黄金三百两。阅卷官王白俞、方名也供认徇私舞弊,将在试卷中做了暗号的程光奎、吴泌等点为举人。案件审理至此,似乎已近尾声。谁知,在录取行贿者口供时,案情奇峰突起,出现了扑朔迷离的情况。

钦差张鹏翮传令,带新中“举人”程光奎、吴泌上堂审讯。结果发现程光奎连《诗经》都诵读不出来,那个吴泌则更可怜,连《百家姓》中的赵、钱、孙、李都不会写。面对荒唐事实,张鹏翮怒声发问:“你们这些败类,快快招来,究竟拿出多少钱贿赂试官,买得这举人名声。”吴泌、程光奎自知难以抵赖,交代出各自拿出三百两黄金。

这时,大堂上传来一声惊堂木声,巡抚张百行追问:“副主考赵晋只收到三百两黄金,另外的三百两哪里去了?”吴泌、程光奎都说他们的钱是交前任叶巡抚的家人李奇代送的。张百行一听,即从公案上抽出一根押签,传令速拿李奇到案。

这一下,可急坏了总督噶礼。他起身阻止道:“李奇是前任叶巡抚的家人,缉拿此人,恐有碍叶巡抚脸面。”张百行坚持要缉拿,钦差也觉得应当追究李奇。不久,李奇被押到大堂上来了。公堂上气氛严肃,两旁站立的差役如狼似虎。李奇见了这阵势,早已吓得浑身瘫软。

张鹏翮首先发问:“李奇,你拿到程光奎等人的赃银交给了谁?”

李奇颤抖地说:“小人交赵大人了。”“交了多少银两?”“三百两。”

张百行问道:“贿赂黄金共是六百两,余下的三百两哪里去了?被你私吞了吗?”李奇显得很惊慌,忙分辩道:“小人不敢。那三百两黄金,我是交……”说到这里他就支支吾吾不敢再说下去,偷眼看噶礼。

这时,总督噶礼站起身,接口道:“分明是你私吞,还敢乱咬旁人。来人!将李奇拉下去大刑侍候。”李奇见噶礼动怒,要对他用刑,连声高呼:“小人该死,竟敢乱说一气,是小人私拿了……”李奇忽然改口,钦差张鹏翮明白其中必有缘故,忙打断他的话说道:“有本钦差与你作主,你只管直说,如敢隐瞒,定按国法严惩。”

接着张百行把脸一沉,厉声道:“难道你还不招?”李奇见此情形,横下心,暗自忖道:“不如直说了吧!”于是磕了一个头道:“小人交赵大人三百两黄金,余下的三百两交给了泾县知县陈天立,听说这是留给,留给……”

“留给谁的?”

“留给总督大人的。”

顿时,全场默然,俱现惊色,目光都转向噶礼。这时的噶礼,脸色铁青,身子微抖。但他毕竟是官场老手,只楞了一会儿,忽然厉声喝道:“大胆刁徒,竟敢诬陷朝廷命官。来人哪!拖下去乱棍打死!”

“且慢!”张百行起身阻止道:“犯人还需录取口供,怎么能够棒杀?总督大人内心如果没有芥蒂,不必怕人诬陷。让李奇把话说完,钦差自会作出裁决。”

噶礼十分蛮横,坚持要对李奇用大刑。张百行硬行顶住,坚决不让用刑。一个要审,一个要用刑,大堂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时,张鹏翮已看出其中奥秘,即宣布说:“今日会审,到此结束。李奇胡言乱语,诬陷朝廷重臣,收监严加看管。二位大人陪审辛苦,请退堂歇息。”

张百行道:“案情还未问个水落石出,怎能退堂?”噶礼在一旁也大声嚷嚷,李奇诬陷朝廷命官,必有人指使,要揪他后台。钦差急忙从中劝说调停,总督和巡抚才算停止争执,告辞回府。

张鹏翮十分清楚,这次科场舞弊案,越来越复杂。李奇供出总督受贿,而总督又是皇上信赖的人,事情闹大了对皇上不好交代,即使噶礼真的受了贿,碍于皇上,对他也无法处理。张鹏翮希望通过私访张百行,暗示与他,希望取得他的谅解。哪知张百行态度强硬,坚决表示要弄清全案。钦差闹了个没趣,只得怏怏而别。

案情复杂  证人遭谋害

送走钦差,张百行知道清查舞弊案,阻力是越来越大了。他决定写奏折,将实情禀报皇上,请求皇上惩处噶礼,以显国法。

与此同时,总督噶礼为了不使自己身败名裂,正在和他的亲信幕僚密谋。他的幕僚建议,只要除掉案中两个重要证人,案情就无法深入。于是,阴谋按计划进行了。泾县知县陈天立因为涉嫌到贿赂,已被收监看押。陈天立并不害怕,有总督作他的靠山,他坚信此事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管现在身在囹圄,可这里的典狱长是总督的亲信,对他十分照顾,让他住单身牢房,吃喝酒肉。这一天,他秘密接到通知,总督的亲信幕僚将来狱见他。

半夜时分,狱卒开门迎来了一行三人。陈天立忙说:“戚师爷,你来了,小人向您老人家问好!”

那位戚师爷点点头,对一个狱卒道:“阿三头,辛苦你了,师爷今日特别犒劳你们,这是一瓶酒,竹篮中还放着几碟卤菜。你们哥儿俩,乐上一乐吧!师爷进去有事,你将陈天立居住的狱室钥匙拿来给我。”

阿三见了酒菜,馋得垂涎欲滴,急忙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戚师爷,随后就斟上酒。刚要举杯,传来戚师爷的骂声:“混帐小子,错给了我钥匙,快快过来换上一把。”阿三闻声,放下酒杯,匆匆前往。待阿三回房,只见他的同伴歪倒桌上,酒瓶翻转。阿三十分惊讶,这一瓶酒就是一下子喝完,也不会醉得倒下。他一把抓住同伴头发想瞧个明白,一看,“呀”地一声惊叫,发现同伴已经七窍流血,气绝身亡。阿三手足无措,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弄不明白,要去问一问戚师爷。哪知,他刚走到陈天立牢房前,发现戚师爷指挥着随从,用布带紧勒陈天立。阿三明白了,戚师爷在干杀人灭口的事,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自己中了戚师爷的暗算,此时不走,待一会戚师爷发现自己不死,定会追杀自己。他悄悄地从后门溜走,藏匿了起来。

再说李奇被总督利用职权发配去边疆充军。差人赵龙、张虎押着他在路上行走已经二十几日。这一天赵龙与张虎商量:前去不远就是荒无人烟的青龙山,总督吩咐要结果李奇性命,回去自有重赏。不妨在这里下手,送他上西天。张虎点头同意。

第二天,二位公差早早押着李奇上路。周围山势连亘,悬崖陡峭,到处是形态古怪的参天古树。这儿前后几十里不见人影。行了一会,赵龙向张虎说:“兄弟,做哥哥的今日不知怎么十分疲乏,你我就在这里歇息一会吧!”“好吧!”张虎说。

赵龙、张虎就把水火棍放在身旁,靠着山树半依半躺。赵龙刚要闭上眼,忽然跳将起来,说:“我哥儿俩躺着休息,待会睡了过去,李奇乘机溜走了怎么办,将他捆绑在树上,才能放心。”李奇不知是计,说:“二位公人尽管放心,俺就让你们捆绑在树上好了。”待捆绑毕,赵龙即刻换了一副嘴脸,举起水火棍恶狠狠地说:“今日是你的死期。你怨不得我们,这是总督吩咐让办的。”说完抡起棍劈头打下。

正在此时,只听“克啷”一声,古树上窜下二人,用刀枪挡住了赵龙的棍棒,随即围攻上来。赵龙、张虎武艺本来平常,仅几个回合,就败在来人手中,做了俘虏。李奇得救。救李奇的二人是苏州织造李煦派来的护手。宫廷坐探李煦平时自诩消息灵通,这一次他可吃了亏,让噶礼得手除掉了陈天立。事后他得知消息,显得十分懊丧。后来,他探得李奇被发配边疆充军,预感到对手又要谋杀证人,就派出护手尾随保护,李奇方才得救。

案情几起几落  幸得康熙亲审

总督噶礼一面派人去杀害重要证人,另一面又急奏朝廷,开列罪状弹劾巡抚张百行,显得气势汹汹。噶礼的奏折开列了七大罪状,其中私刻书籍,诽谤朝廷这一条,在当时就要满门抄斩。皇帝御阅之后,也犹豫不定:到底这些情况是真是假?

隔了几天,康熙又收到张百行的奏折。奏折以大量事实,说明噶礼接受贿赂,败坏士风,弹劾噶礼。康熙明白了,督抚之间互相弹劾,起因都是科场案。这件案件已经几个月过去了,钦差张鵬翮至今没有上报清查结果,对此康熙十分不满,他决定将案件上调京城由自己亲自审阅。皇帝阅了所有案卷,发现二位重要证人,不是死去,就是失踪,心中顿起疑窦。于是,御批让六部、九卿会审,对科场案作出处理。所谓六部,是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所谓九卿,是以上六部的尚书与都察院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六部九卿会审,则是清代最隆重的审案形式了,自清代开国以来也没有过几次。

这时,苏州织造李煦的秘密报告急送宫廷,李煦报告皇帝:陈天立不是自缢身亡,而是他杀。原来,当初外逃藏匿起来的阿三,终日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经过周折,了解到李煦的身份,为了保命,投奔到那里,要求保护。于是,阿三把当初总督派人勒死陈天立的经过详详细细告诉了李煦。另一证人李奇也在充军途中由李煦搭救出来。李奇为感谢救命之恩,向李煦交代了总督接受贿赂的情况。康熙见了详情报告,龙心大悦,十分赏识李煦的办事能力。

与此同时,六部、九卿会审结案报告呈送康熙。大臣们在证人线索中断的情况下,诚恐办错事,受到皇上责备,显得小心谨慎,结案的结论是:总督噶礼受贿没有证据,不作追究;主试官员受贿舞弊,依律处斩;至于江南督抚相互弹劾,弄得民心不定,一齐革职。

康熙万万没有想到,在刑部大堂,赫赫六部九卿会审的结果,与张鹏翮以前的审查结果几乎如出一辙,只是噶礼也如张伯行一样,处以革职处分。“荒唐!简直荒唐至极!”康熙气愤地把六部九卿会审的奏本甩到地上,吼道:“小小科场案三上三下,越审越荒唐。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贼与抓贼者一齐问罪,清官与贪官一齐革职,天理何在?!大清律例何在?!传旨,朕要在乾清宫前亲自颁布审理结果!”

于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康熙皇帝宣布了本案的最后结论:“凡涉科场舞弊之人,一律依法处决,以正视听,以平民愤,以杜此弊。噶礼受贿舞弊,即日革职,听候处置;张伯行忠正刚直,且留任原职,日后再行升赏。朕之断决,着刑部即刻行文,晓谕天下!”

至此,江南乡试舞弊案,这一几起几落,牵动了从士子百姓到重臣皇上无数人心的清代科场受贿大案,才算有了一个最后的结果。消息传到江南,士子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资料来源:《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