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审计法院建议延长产假及提高育儿假津贴
法国审计法院(Cour des Comptes)于去年年底发布的报告中,建议将产假延长一个月,并提高育儿假津贴,以便在托儿所保育员短缺、托管名额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减缓这方面的需求。
在法国,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家庭难以为三岁以下的孩子申请到托儿所名额。法国政府自2023年底以来,就一直在考虑对育儿假进行改革。审计法院在报告中指出,法国为生育头两个孩子提供的产假(16周),比其它经合组织国家短,因此建议将产假延长一个月,并提高育儿假津贴。
事实上,由家长亲自抚育新生儿不仅可以加强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可以减少支出。审计法院指出,法国的公共财政管理似乎不善,政府将重点放在托儿所托管模式上,而这种模式相较于其它托管方式而言更耗费资金。
在2022年的法国幼儿托管支出中,公共支出占比接近90%,即161亿欧元。而相比之下,家庭出资不到8%,雇主出资不到3%。审计法院担心,前法国总理博尔内(Elisabeth Borne)在任时承诺的到2030年新增20万个托管名额的计划,将额外增加30亿欧元的公共支出。
此外,由于大批年长的保育员到2030年即将退休,政府还需培训和招聘新保育员,并为此投入大量资金,其中包括资助给每个培训生的几千欧元培训费、培训期生活费,以及发放给雇主的各种招聘补助。鉴于这些情况,审计法院展开了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雇主和雇员都赞成将产假及陪产假延长。
继产假和陪产假之后,新生儿父母还可以减少或停止工作,在家休育儿假,亲自抚养孩子。2024年,育儿假津贴是每个月450,67欧元。但申请这笔补助的人大幅减少,而且父亲很少申请享受这种补助。
因此,审计法院还研究了是否有可能缩短育儿假时间,并对亲自抚育孩子的父母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津贴,尤其是在家长以互助形式分担孩子照看责任的情况下。这项措施可减少大约7万个托管名额的需求,每年投入的净成本约为3.6亿欧元。这种方案不但可以快速实施,也可以在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撤销。
审计法院的报告还强调,平衡家庭生活与职业生活,特别是鼓励妇女就业,一直是法国儿童保育政策的基础。近年来,提倡生育和保障幼儿托管质量亦被法国政府视为优先事项之一。
不过目前的法国公共融资体系尚未出台提高保育质量的措施,也没有关注公共托管机构和私营托管机构在质量上的差别。审计法院注意到,每五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找不到托儿所位置。对于工作时间特殊的雇员来说,情况尤其如此。法院呼吁“提高儿童保育的质量”。
在法国,女性生育第一和第二个孩子时,可休16周左右的产假(6周产前假和10周产后假)。从第三次生育开始,产假将增加到26周。怀双胞胎可享受34周产假,三胞胎或三胞胎以上可享受46周产假。父亲的陪产假时间为25天。
产假与陪产假只能由孩子的亲生父母享受,且必须在孩子出生后几周内休。但育儿假则同时适用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父母可在产假和陪产假结束后,或养父母领养孩子(16周岁以下)后,减少或停止工作,以便专心抚养子女。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可以休育儿假,无论受雇于私营部门、公务员还是合同工。假期长短和延长的条件视子女数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