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内向的性格是缺点吗?

发表:2025年01月27日
文/男孩派

有一次,好友带着5岁的儿子轩轩来家里做客。

一进门,好友就提醒儿子要叫“阿姨好”,可轩轩小脸一红,躲在了妈妈后面,没好意思开口。饭桌上,轩轩低着头吃饭,当我试着跟他聊天时,他的小脸又红了。

(123RF)
(123RF)

好友见状,有些不悦,叹着气说:“这孩子社恐得很,有点内向,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我却笑着回答:“那你这个当妈的有福了呀!”

好友一脸诧异: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吗?男孩不是“社牛”些才好吗?太内向的孩子未来会很难成功吧?

我摇摇头,耐心地给她分析:“你看,轩轩刚才开饭前会默默地把碗筷摆放整齐”;“他还给你夹了你爱吃的菜”;“刚刚我儿子摔倒哭泣,轩轩还悄悄问‘弟弟没事吧?’”

好友这才松了口气,表示轩轩虽内向,但特别细腻贴心。

确实,家有“小宅男”,父母都会很担心。毕竟,女孩内向,别人会说“文静”;而男孩内向,只会被贴上“木讷”的标签。但是,这其实是对男孩的不公。

心理学家马蒂.奥尔森.兰妮在《内向者优势》一书中就明确提出:“内向和外向是两种不同的气质,并无好坏之分。”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能量的汲取方式不同。内向特质的人,喜欢通过独处来获取能量;而外向特质的人,则喜欢通过社交来获取能量。

比如,当感到疲惫时,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倾向于静静地看书来放松自我;而性格外向的孩子则更适合约一大群朋友玩乐一番来缓解疲劳。

由此可见,内向,是一种特点,而非缺点。可许多性格内向的男孩都被贴上了“没出息”的标签,并在这个标签中,听尽嘲笑,受尽委屈。

有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人,心思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敏锐。

在不爱说话的时候,内向的孩子其实是在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在独处的期间,内向的孩子实则是在认真思考问题……

因此,有内向特质的孩子,总是更容易成为父母的小棉袄,懂得理解父母、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除了情感细腻,内向孩子的专注力也更好,更容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

李玫瑾教授也曾说过:“嘴巴伶俐的孩子,成绩都一般。相反不吭声、话少的孩子学习都很好。”

这是因为话少的孩子能够更专注地研究一件事,这样就更容易做出成绩。

原来内向≠失败。

父母需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养育我们内向的男孩呢?3个建议值得各位家长借鉴:

1.把男孩的内向当成特点,而非缺点

在传统观念里,男孩是有很多禁忌的:不能哭,不能软弱,不能喜欢粉红色,不能内向。一旦男孩性格文静,父母总是习惯给孩子贴上“内向”、“没出息”的标签。而聪明的父母,会把男孩的内向当成特点,而非缺点。

2.尊重孩子的独处需求

孩子内向不是病,父母一味逼迫孩子外向,成为世俗认可的样子,这才是病。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处需求,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3.帮助孩子找到喜欢做的事

美国一项历时30多年、针对社会精英的研究发现:内向型的人在创作、艺术、科研等领域有着外向者无法比拟的天赋。

所以,当家有“宅男”,父母可以多把孩子往艺术、科研方面引领,或许就会找到孩子独有的天赋。

父母,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内向特质,因为这份特质背后,一定隐藏着我们暂时看不见的巨大能量。

最后,愿每个不爱说话的男孩,都能得到父母的接纳,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