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区出土公元二世纪高卢罗马古墓 / RER B线皇港站预防性考古排查

发表:2023年04月26日
记者周晓天报导

近日,考古学家在RER B线巴黎皇港(Port Royal)车站的工地预防性考古挖掘中发现了50余个罗马墓葬及骸骨。这些墓葬距今近两千年历史,考古学家表示,该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古巴黎人的生活情况。

极为罕见的发现

巴黎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人们每天匆忙前行的脚步下,很可能就埋藏着古老的遗迹。位于巴黎14区的皇港车站正在为乘客增建新的出口,但这一增建工程却意外地向人们展现出古老巴黎的另一面——近日在此地出土的高卢罗马古墓完好保存了诸多骸骨与罕见的随葬品。

巴黎皇港站出土的高卢罗马古墓(Photo by THOMAS SAMSON/AFP via Getty Images)
巴黎皇港站出土的高卢罗马古墓(Photo by THOMAS SAMSON/AFP via Getty Images)

这些骸骨所埋藏的地方位于巴黎市区的天文台大道(Avenue de l'Observatoire)柏油路下方3米处。法国国家预防性考古研究所(INRAP)的考古研究和人类学负责人科隆纳(Camille Colonna)认为,这一发现已超出不寻常的程度,可谓是“极为罕见”,因为发掘地点位于巴黎市中心,而巴黎在整个20世纪曾经历过许多道路工程,其中就包括建造RER B线路。

科隆纳表示这是法国自19世纪奥斯曼对巴黎进行大改造以来,首次再度挖掘这个大型墓园。她说:“原本一切都可能早已消失,这部分能被保留下来实属幸运。”

预防性考古挖掘工作

据悉,在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准备在皇港站新建RER B出口时,就考虑到新出口的地点位于圣-雅克大墓地(Nécropole Saint-Jacques)附近,因此在正式动工前展开了保护性预防考古挖掘工作,结果出人意料地发掘出了这块古墓。

圣-雅克大墓地

罗马人曾称巴黎为卢泰西亚(Lutèce),直到公元310年左右才改名为巴黎。在罗马帝国前期,卢泰西亚(也就是古巴黎)有多座墓园,但只有地处城南的圣-雅克大墓地最为重要和有名。

这座墓园位于圣米歇尔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丹佛尔-罗谢尔大道(Avenue Denfert-Rochereau)和圣雅克街(Rue Saint-Jacques)之间。根据古代公认的惯例,墓地位于城市出口的道路边缘,随后向南部、西部和北部扩展并与城市的第一批房屋隔开。在鼎盛时期,这块墓地占地约为4公顷,但人们只发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据法国国家预防性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分析,新发现的墓葬可能就是19世纪发现的圣-雅克大墓地的一部分。由于当时技术和考古方式的局限性,人们更关心出土文物的价值而放弃了对墓地和骨骼的研究。这使圣-雅克大墓地在发现后很快被重新覆盖,而且也丢失了所有信息。幸运的是,本次出土的墓葬保存状况非常良好,可以帮助考古学家对这块墓地进行进一步研究。

据悉这块墓地中的尸骨有男性、女性还有儿童,他们很可能是当时居住在卢泰西亚的被罗马人统治的高卢人。虽然当时也有火葬,但这些尸骨全部为土葬。考古学家发现尸骨均被放在木制的棺材内,虽然木材多已腐烂,但考古学家仍可通过木棺现存的钉子进行复原。

古墓陪葬品

考古学家还注意到发现墓地中超过一般的土葬墓都有陪葬品。其中包括小件家具和杯子、壶、盘子等各种陶瓷器皿和玻璃容器。除此以外,考古还发现了大量成型的鞋底和用来固定鞋履皮革的小钉子。在一些墓葬中,甚至还发现了多双鞋,其中一个遗体身旁有5双鞋,据推测很可能是为了祭祀之用。

更稀罕的发现是,有的棺墓内或尸骨的嘴里放有古希腊小银币奥波尔(Obol)。据说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会在去世人的嘴里放上一枚奥波尔,作为渡过冥河时支付给摆渡神祗卡戎的酬劳。中世纪的欧洲,特别是法国也使用奥波尔银币,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才结束。

考古工作有助了解巴黎人的祖先

法国国家预防性考古研究所所长加西亚(Dominique Garcia)表示,本次发现打开了古代巴黎丧葬世界的真实窗口,而法国首都的古代历史“通常鲜为人知”。人类学家科隆纳也表示,研究土葬方式和土葬人群可以更好地了解旧时巴黎人的生活状态。

据悉,考古工作将于4月28日结束,之后科学家将在两年内公布相关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