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一鳞半爪
【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典故】:唐长庆年间,诗人元稹、刘禹锡、韦楚客一起在白居易的家里聚会。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兴致很高,白居易建议:“今日难得幸会,若不赋诗饮酒,岂不有失雅兴?”众人一致赞成,白居易就说:“那我们就以《金陵怀古》为题目作诗。”于是决定以“南朝兴废”的历史为主题,每个人分别写一首诗。
众人纷纷提笔静思。刘禹锡因参加了当时的改革而屡遭迫害,此时他的脑海里一下子想起了西晋灭吴、孙皓投降以及东晋、宋、齐、梁、陈五个王朝相继灭亡的情景,悲凉的情绪涌上心头。他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提笔在纸上一挥而就,一首题为《西塞山怀古》的诗很快跃然纸上。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后四句写军事要塞西塞山。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全诗怀古伤今,意味深长,繁简得宜,极感慨中却又极壮丽。
白居易读罢,赞叹道:“真乃绝妙好诗!我们本欲一块下海探骊龙,你却先得了龙珠,剩下的一鳞半爪还有什么用啊?”意思是说,事物的主体和精华都被你捞去了,剩下的只是零星片断而已,写出来也没什么味道了。白居易说完,大家都认为,关于“南朝兴废”这个主题,刘禹锡已经写出了最好的作品,在座的其他人,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写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