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的“靠山”是指什么?
中国人常说:“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靠山”一词在现代中文中比喻足以凭借和依靠的人或势力。大家对这个词一定很熟悉,可是它的来历以及这词中蕴藏的深层意义却鲜为人知。
“靠山”这个俗语出自安禄山篡唐的故事。安禄山是唐玄宗时期边疆的重要将领之一。他本是一个胡人,但由于手下兵强马壮,且精通权谋,逐渐获得了唐玄宗的宠信和重用。唐玄宗因欣赏安禄山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将他提拔到朝廷高层,甚至计划将他升为宰相。

张洎听从李白的劝告,就立刻疏远了同安禄山的关系。(公有领域)
右相杨国忠作为唐玄宗的宠臣,深感威胁,于是开始反对安禄山升职。他出于个人权力斗争的考虑,极力劝阻唐玄宗不要重用安禄山,暗示安禄山的野心不可小觑。而驸马张洎与安禄山的关系很好,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安禄山。此时,安禄山也已心生篡位之念,准备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一次,张洎与在京任职的大诗人李白谈起了与安禄山交往的事。李白听后,直言道:“我看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时会连累你的。你万万不可靠山(“山”指安禄山),还是靠近皇上吧!”
张洎听从李白的劝告,就立刻疏远了同安禄山的关系。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叛,叛乱迅速蔓延,甚至导致了唐朝的政权动荡。安禄山一度占据了大部分北方地区,甚至逼近了长安。而张洎却仍受到皇上的重用,成为了稳固朝廷权力的关键人物。因此,张洎事后深有感触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
这就是“靠山”一词的由来,靠山的山,其实就是指“安禄山”。看了这个故事,你是否看出了“靠山”一词背后的深层意义呢?张洎因及时远离了安禄山,从而避免了大祸。这正好验证了“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的谚语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