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重镇——山西大同

发表:2025年03月19日
文/简可菲

大同是山西北部的历史名城,北魏拓拔氏建国时就把国都定于此,于是大同成为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大同古城中拥有众多的古迹,如:宏伟壮观的云冈石窟、镶嵌于恒山峭壁之上的悬空寺、庄严华丽的华严寺,还有永安寺、云林寺内丰富的壁画,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给。

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

大同,古称平城、云州、云中,辽代改称大同。地处内、外长城之间,盘据着天险的地理位置,它的东边是太行山,西边是黄河,南边是恒山;经过大同往南,穿越恒山山口,正是蒙古高原进入中原地区的咽喉要道,素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城中的云岗石窟(XIQUINHOSILVA/WIKI/CC BY 2.0)
大同古城中的云岗石窟(XIQUINHOSILVA/WIKI/CC BY 2.0)

自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设置“平城”开始,大同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在这里发生过上千次的大、小战役。东边的马铺山,是刘邦与匈奴大战的战场;南边的金沙滩,是宋辽相争的前线、杨家将的驻防地;大同还是唐朝薛仁贵统兵作战的战场。

大同不仅是边关重镇,也曾经是辉煌的国都。北魏拓拔氏把国都定于平城,辽、金、元时期,虽然不是国都,却是号称“西京”的陪都。明朝时,大同高筑城墙,重兵驻守,是北方边防的九个重镇之一。

古迹众多的文化之城

除了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同古城还留有各种代表历史遗迹的文化古物,如:云岗石窟、华岩寺、悬空寺等,远近驰名。

“云岗石窟”是北魏时期皇家支持开凿的佛教石窟,这里的石雕佛像的相貌、服饰兼具边疆民族与汉民族的特征,是佛教艺术逐渐汉化过程中重要阶段的见证。

市区里的上华岩寺、下华岩寺,以及善化寺,则是极少数保存完好的辽、金时期的大型木构建筑。巨大而深遂的朴素殿宇与南方寺院的精巧细致迥然不同,特别是大殿里的装饰与佛像雕塑,更是罕见的辽、金时期的雕塑精品。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迄今已有逾1500年历史,是世界现存建在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它距地面有数十米之高,寺庙的下方立有很多木柱,仿佛整个庙宇都是靠这些木柱支撑起来的。

壁画之都

大同是壁画城市,壁画的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一般地方。因此,大同又有“中国壁画之都”的美誉。

永安寺是一座较为完整且全国罕见的元代建筑群。寺内的壁画场面宏阔、色彩瑰丽,绘有近900个水陆人物,堪称鸿篇巨制。

云林寺是明代建筑,现仅存大雄宝殿。殿内绘有精美壁画,金碧辉煌,栩栩如生。画面人物众多、形态各异,技法纯熟高超,营造出一个法相森严又生动传神的佛教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