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评法国开发署外援项目 / 法外长宣布成立专门委员会
法国外长巴罗(Jean-Noël Barrot)周日(2月23日)宣布,政府已签署法令,正式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法国开发署(Agence française de développement,AFD)的对外援助项目进行审计和评估。此举正值美国政府大幅削减国际开发署(USAID)预算并加强审计的背景下,因此格外引发关注。
法国开发署每年投入150亿欧元外援
法国开发署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自由法国中央银行(Caisse Centrale de la France Libre),最初旨在为法国海外领土提供金融支持,随后逐步扩展到全球范围。

法国外长巴罗(MAGALI COHEN/Hans Lucas
/AFP via Getty Images)
1998年,该机构正式更名为法国开发署,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开发署援助形式包括捐款、优惠贷款等,旨在促进法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据统计,法国每年通过该机构的对外援助金额高达150亿欧元,涵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援助资金使用存争议被指浪费公共资金
然而,有法国右派政党和媒体对开发署的资金使用问题存在质疑。法国极右党派政府党(Reconquête)的欧洲议会议员克纳福(Sarah Knafo)批评开发署将公共资金浪费在远离法国利益的项目上。
去年10月,法国极右政党国民联盟(RN)议员比戈特(Guillaume Bigot)也曾关于该议题递交过一份报告,呼吁重新审查那些缺乏透明度、成本高昂且效果不佳的援助。
今年2月23日,法媒《星期日报》(JDD)刊登的一篇有关法国以贷款或捐赠形式发放给不同国家和组织150亿欧元的调查报道更是引发舆论热议,报道质疑法国每年对外援助150亿欧元的用途,并将部分援助描述为用法国纳税人的钱资助的“疯狂行为”。
外交部长:审计确保援助符合法国利益
法国外长巴罗在参加Europe 1-CNews-LesÉchos的视听节目《大型会议》(Le Grand Rendez-vous)时宣布,自己已签署相关法令,成立了旨在评估公共发展援助的委员会。
外长强调,成立的审计委员会将逐个审查外援项目,其核心目标是确保所有对外援助项目都符合法国的直接或间接利益。他还表示,法国发展署的项目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法国公司受益。
与议员一起进行系统化评估
巴罗说:“我们需要系统性地评估所有项目,明确其是否真正服务于法国人民,或者是否为法国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他还补充道,虽然法国议会已有严格的监督机制,但此次设立的审计委员会将进一步加强对援助资金使用的系统化评估,委员会将与议员紧密合作,以确保公共资金得到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