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娃 孩子会更聪明吗?
有一段时间,网上很多段子很火,就是爸爸带娃的动图,看了让人忍俊不禁。爸爸简直把孩子当是捡来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任由孩子自由发展。许多妈妈看到这些视频,心里也在暗暗决定,还是少让爸爸带孩子,免得让孩子生命受到威胁。这样做真的对吗?经过研究发现,孩子三岁前,爸爸经常带的孩子,反而更加聪明。
儿童心理学界的先驱Erik Erikson说过,爸爸的爱和妈妈的爱有很大的不同。爸爸的爱“更具危险性”,他们的爱相比妈妈的爱“更有期待性和帮助性”。

(123RF)
很多妈妈都知道一个人带娃真的很辛苦,如果要上班的话,更是无法兼顾。当然爸爸也会帮忙,但是每次妈妈看着爸爸带娃,就总是不放心。如果出门的话,会经常忘记带这带那。
或者爸爸在家带宝宝的时候,经常会让宝宝磕着碰着,看到宝宝身上的淤青,妈妈就会心疼,抱怨爸爸,但是下次还是会发生一样的事情。这样的次数多了,妈妈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愿意给爸爸带娃。
爸爸真的是不能带好宝宝吗?事实上,很多科学家对于爸爸还是妈妈带孩子,也做过大量研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岁之前,爸爸带的宝宝比较有优势。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更加乐观、自信。特别是有幽默细胞的爸爸,他们会玩很多新奇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更加开心。孩子多笑,性格更加乐观。
一般情况,孩子都喜欢和爸爸玩。爸爸体力更好,也更会玩,孩子的欢乐更多。
妈妈会为孩子的安全考虑,不会让孩子尝试很多运动,比如说骑行、赛跑等,想着等宝宝过了三岁再尝试这些运动。
孩子在三岁之前,更加要多运动,才能增加身体的平衡性。相反的,爸爸会鼓励孩子进行这些运动,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学会这些运动后,让孩子更加自信。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也会更加勇敢,妈妈们一直看不上爸爸带孩子,认为他们太“纵容孩子”。而且很随意,经常让孩子受伤。相反,爸爸会比较放心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的话,就会更加有探索精神。
宝宝遇见一件新鲜事物的时候,妈妈一般拒绝让宝宝尝试,过度保护宝宝,但是爸爸会让孩子勇敢的试一试,宝宝对于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也有助于宝宝增强学习兴趣,长大之后读书成绩也不会太差。
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原则也是让孩子保持独立。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加上经济条件变好之后,老一辈对于孩子很宠溺,基本什么事情都帮他们做好,甚至穿衣吃饭都是为他们代劳。
妈妈也是,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愿意让宝宝动手,或者是看宝宝做不好,就干脆自己做了。爸爸比较懒,能不自己动手的,都让宝宝自己来,久而久之,宝宝没有依赖思想,更早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加独立。
孩子社交能力更强,爸爸一般比较喜欢社交,如果经常带孩子出去的话,对孩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三岁之前的宝宝在训练表达能力的时候,经常和别人接触的话,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会更强。
其实,一个家庭要想和谐,夫妻二人都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妈妈也要放下自己内心的芥蒂,让爸爸参与到带宝宝的行列来。
在某科学网站上有一篇报导,科学证明,父亲的大脑具有可塑性,敏感性,还有延展性,更加适合多和宝宝接触,完全可以胜任带宝宝。
这些资料都显示,爸爸完全可以带好宝宝的,他们在职场上大显身手,怎么可能一个宝宝都搞不定呢。
妈妈要学会放手,有时候爸爸并不是不想帮忙,是不想听妈妈唠叨,聪明的妈妈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让爸爸带孩子,这样自己也落得轻松,孩子也能更好的成长,这样就是两全其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