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塔 / 中国著名古佛塔之五
塔,是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最初是用来供奉、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现在留下来的中国古塔,经过千年的风雨,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定格。
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多以“塔”为中心。孤高耸天的佛塔,是佛陀“涅槃”神圣的象征。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历史悠久,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现存的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寺庙规格宏伟,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
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公有领域)
寺庙中气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东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
开元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中的瑰宝,成为了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
开元寺的历史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长寿元年(692年)改为“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年)又改为“龙兴寺”。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
乾宁四年(897年)泉州刺史王审邽重建。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被毁,后重建。
元代赐名“大开元万寿禅寺”。至正十七年(1357年)又被毁。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僧惠远重建。
永乐六年(1408年)扩建。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崇祯十年(1637年)总兵郑芝龙等重建大雄宝殿。
民国初年(1911年),转道和尚任开元寺主持及慈儿院院长,转物和尚任开元寺监院,圆瑛法师任开元寺都监,共主修缮,改建时未竟
全功。
二战后,当地政府又先后三次于1960年重修拜亭和大雄宝殿、1973年重建东、西廊、1989年重修大雄宝殿、山门和准提禅院。
开元寺的传说
泉州开元寺的檀越主黄守恭,为轩辕黄帝子有熊氏之后。据《江夏紫云黄氏大成宗谱》记载,黄守恭为黄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孙,生于贞观三年(629年),卒于先天元年(712年)。
黄守恭为官泉州(另说,黄守恭家中种桑养蚕,为泉州最早的桑蚕业开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庄。
有僧名匡护禅师,向黄守恭求地建寺,黄不给。匡护禅师遂朝来暮往,殷勤日久。
黄守恭对匡护禅师说:“若欲吾地,待吾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匡护禅师欢喜而去。
第二天,匡护禅师又来了,对黄守恭说,你后园的桑树开了莲花,请去欣赏。黄见花,颇不安,欲拂前言。僧飘然而去,并无踪迹。
公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树三年开花不绝。
公(按:黄守恭)叹曰: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贴各街寻之。
僧忽自至。公拜曰,前言已发,故所愿也,但未知地要几许?
僧曰,一袈裟影足矣。公许之。僧以袈裟抛至半天,三百六十庄地尽行遮荫,黄守恭献地造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开始,先后建成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
因其处常有紫云盖地(另说寺的大殿建成后,忽然天降“紫云盖地”),致使殿前大庭一千三百余年众草不能繁殖。大书“紫云”二字悬于山门。
开元寺的土地是黄守恭献的,寺内建檀越祠,专奉黄守恭的禄位,遵奉黄守恭及其子孙为檀越主。
开元寺平面图(公有领域)
开元寺的建筑格局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别有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的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的。
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的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有立柱斗拱和斗拱上雕的24尊木雕飞天。
镇国塔(Zhangzhugang
/Wikipedia/CC BY-SA 4.0)
东西塔的建筑特点
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
东塔——镇国塔
位于开元寺大雄宝殿前东侧,名镇国塔。唐咸通六年(865年),建5层木塔。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改为13层,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十三年(1186年)重建。宝庆三年(1227年),改建成7层砖塔。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改建为石塔,只造一层,后僧法权续建到第四层,天竺讲僧天锡续建第五层和塔尖,前后共12年。
塔为花岗石仿木八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塔盖上有铁香炉、铜宝盖,塔顶的八角翘檐角铁链和塔刹相钩连,塔刹尖顶装上沃金葫芦。塔身分为外壁、外走廊、内回廊、塔心柱等部分。
镇国塔须弥座浮雕(Zhangzhugang
/Wikipedia/CC BY-SA 4.0)
塔内中心部位为石砌八角形塔心柱,外为回廊,塔心以横梁、斗拱与塔的外墙相连结;外壁正面设四个门,侧面设四个龛,门龛位置逐层互换,以减少上层压力;门的两旁各刻有高2米、宽1米的武士、天王、金刚、罗汉、天神、佛弟子等浮雕造像,龛的两旁则刻服饰、姿态、武器、表情各不相同、个性鲜明、形态逼真的雕像,五层共80尊。
环塔身有檐廊,廊外有平座扶栏。塔基上有须弥座,直径18.5米,周长60米,高1.50米,束腰部分是辉绿岩浮雕,为佛传图像40幅,讲述佛教故事。全塔通高48.27米(底层高7.37米,二层7.19米,三层6.73米,四层6.22米,五层8.05米,塔刹11.18米,基座直径1.50米),共用大柱40根,大小梁各40根,大斗192个,小斗440个,大拱112个,小拱80个,全用巨大的花岗岩石雕成。
仁寿塔(Tyg728/Wikipedia
/CC BY-SA 4.0)
仁寿塔塔身浮雕(Zhangzhugang
西塔——仁寿塔
位于大雄宝殿前西侧,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年间(公元915-920年),建7级木塔,号无量寿塔,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寿。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年间(1174-1189年)改建为砖塔。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年)完工,先东塔十年而成。
规制和东塔同,略小于东塔,高45.06米(底层6.63米,二层6.79米,三层5.80米,四层5.65米,五层8.59米,塔刹8.29米,基座直径2.31米)。石雕工艺比东塔简朴,各层门、龛两旁也有雕像80尊,形态各异,线条粗犷,服饰单纯(大多为僧衣),须弥座束腰部分的石刻都是花草禽兽之类。